
環顧四周,到處都是升學指南,但「真正實用」的太少了。
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經驗:花了百多元買了一套幼稚園天書、升小或升中天書,拆開包裹的膠套後,才發覺設計精美的封面裡面,內容馬虎,只列舉可有可無的學校資料,對選校的參考極低,浪費金錢。
|

|
香港教育資料搜集社(教搜社)是本港絕少精於研究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及大學選校策略的機構。教搜社的成立,正是要補足市面上「真正實用」的教育資訊太少的問題。
我們不滿意市場上很多家長刊物又貴又廢,尤其是針對各升學關卡(如升小、升中等)的天書或指南,濫竽充數的情況最嚴重。
為家長搜挖「難得」和「真正實用」的升學教育資訊,是教搜社成立宗旨和努力方向。 |
↑我們對目前市面上嚴重缺乏「真正實用」的升學指南和家長資訊刊物,感到痛心、不滿和憤慨,我們將致力填補這項不足。 |
|
<返回選單> |
|
|
1997年,母語教學(即將中學一刀切分為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)的政策,在社會引起不少迴響,同年,特首董建華宣佈展開教育改革。
當時,一些關心教育的人士利用網上免費討論區,開設了一個名為「家長信箱」的討論園地,分享和解答家長對教育的各項疑問。這就是教搜社的前身。
可以說,教搜社最早於1997年以「家長信箱」──一個免費網上討論區的形式出現,專門解答家長各項教育升學問題,當時參與的義務工作人員包括老師、家長、甚至一些教育版和校園版的記者。
至今,《家長信箱》總共解答了超過3萬條各類教育問題。
教搜社(全名「香港教育資料搜集社」)於2002年7月正式成立,設立
hked.org教育資訊網站,全力製作各類「真正實用」的升學及教育電子書。
|

(按圖可放大)
↑「家長信箱」推出時的網站,純文字,實而不華,當時我們開宗明義:「因資源緊絀,只能有純文字的網站,但是,我們相信家長追求一流內容,而非一流包裝;九流包裝也可以有一流內容。」
|
|
<返回選單>
|
 |
|
至今,已有超過500間幼稚園及中小學的老師和家長,訂購教搜社出版的升學電子書。換言之,全港平均每五間學校,有一間曾經使用教搜社提供的教育資訊。
|
|
|
|
全港最暢銷的求職刊物Recruit,在2003年以教搜社作為「AL高考放榜專輯」(封面故事)的資料提供機構之一。
|
|

|
←
按圖可放大,觀看有關文章。
|
|
|
全港最暢銷的求職刊物Recruit,在2003年以教搜社作為「中學會考放榜專輯」(封面故事)的資料提供機構之一。
|
|

|
←
按圖可放大,觀看有關文章。
|
|
|
Recruit編輯致教搜社的道謝短箋,感謝教搜社提供教育資料。
|
|
|
←
按圖可放大
|
|
|
《文匯報》是本港四份最早設有教育版的報紙之一,該報在2003年AL高考放榜當日,在頭疊底版(重要程度僅次於頭版)的位置,刊載教搜社提供的AL高考選科資訊,供莘莘學子參考。
|
|

|
←
按圖可放大,觀看有關文章。
|
|
|
「Just want to say thank you!!!... ...能夠這麼快回覆,資料也詳盡,真正出色和效率驚人!」這是一位家長對教搜社的稱讚,有家長為答謝教搜社的幫助,主動「加價」,用100元訂購原價60元的升學電子書... ...
1997年至今,教搜社共收到超過200封由家長和學生寄來的道謝信函和電郵,感謝教搜社提供的升學及教育資訊。
請按此觀看部分道謝信函。
|
↑家長和同學送給教搜社的自製道謝卡。
(按圖可放大)
|
|
|
有中學在學校網站連結教搜社,介紹與校內師生和家長,詳情按此。
|
|
|
<返回選單>
|

|
|
「專業•高學歷•高收入」是採用教搜社升學教育電子書的家長特徵。
|
|
教搜社的問卷調查發現,85%訂購升學教育電子書的家長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,當中9%有碩士或博士學位。
|
|
25%訂購的家長來自專業界別(包括法律、醫療、專上院校、會計、工程、建築和資訊科技界等)。
|
|
62%訂購的家長,每月家庭收入超過二萬元。當中,近40%每月家庭收入超過三萬元。13%每月家庭收入更超過六萬元。
|
|
|
|
|
<返回選單>
|
|
|
|
|
教搜社的組織簡而精,編制為五級制,由上至下為:社長
→ 總幹事 → 執行幹事 → 高級編輯→ 編輯
|
|
部分前線或已退休的校長、教師義務參與教搜社的工作,協助提供意見和教育資料。
|
|
|
<返回選單>
|
|
|
|
|
迸創念顛覆陳舊:每一本教搜社出品的升學電子書,都是創念的結晶,與「別」(坊間包裝設計精美、昂貴、但內容馬虎的升學指南)不同。
|
|
懷摯誠觸動四方:希望您能從每一本教搜社出品的電子書中,感受到我們對追求「真正實用」教育資訊的摯誠。
|
|
|
<返回選單>
|
|